四维图新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四维图新(002405)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概述
根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1-6月国内 汽车 产销数据分别为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下降16.8%和16.9%。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4%;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5%和8.6%。报告期内,公司商用车联网和大数据业务有所突破,但受制于疫情停工停产和 汽车 消费需求下降的整体不利影响,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148.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15.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0.61%。
公司一方面做好疫情的积极防控,实现科学复工复产,加强与国内外客户沟通联络的同时,以产品质量为保证,做好在手订单的交付工作,积极应对市场下滑压力;另一方面,公司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持续优化、灵活组织机构,通过企业内外部的一站式云平台建设,实现内外部资源一体化,并持续面向下一代自动驾驶场景的投入力度,开展产业资源整合和联合开发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导航业务,公司体系化更新和动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础地图数据已可覆盖全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道路信息,支持全国(含港澳)城县村乡无间断引导;面向服务型产品的平台体系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并以通过商业落地实现服务闭环;NDS业务在过去长期产品化的积累中,已经实现并发布了静态编译和动态编译两种服务方案,可以实现动态数据的实时发布,建立了可面向自动驾驶的NDS编译服务能力;公司不断增强地图数据与导航数据编译服务及混合导航调用服务的动态融合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AR导航产品持续优化,新增多种图像分类识别功能。
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公司生产制作工具链和成图工艺日渐成熟和自动化,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车端产品量产能力得到加强,继去年完成全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数据采集和制作后陆续开始数据更新工作。公司现已为戴姆勒、宝马等国内外重要车厂提供辅助定位、节油、车速推荐或者控制等服务,并可面向L4级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即Robotaxi)场景提供一体化系统级的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高精度定位产品受益于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参股公司六分 科技 于报告期内推出厘米级、亚米级服务及高精度定位引擎产品,可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此外,公司积极拓展高精度地图在智慧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开展大量先导性示范项目,包括联合承建工信部、发改委“2020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测试验证平台建设项目”、“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并与中国交建(601800)、中国电信等合作伙伴一道,参与雄安新区绿色智能交通的先行示范区项目。
芯片业务,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后装市场,公司逐步过渡到前装业务,并开始商业化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第一代智能驾驶座舱芯片斩获国内知名Tier1品牌商德赛西威(002920)订单,并获得其他Tire1和系统设计公司认可,多个项目开始进入到designin阶段;第二代车联网芯片、第一代MCU车身控制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开始量产出货;第二代MCU的工程样片验证成功,第二代的AMP和TPMS芯片完成流片。
位置大数据业务,公司重点优化位置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范围、高精度、三维时空数据治理能力得到扩展,数据快速更新能力完成闭环;此外,实现AI深度学习算法在动态服务、政企服务方面的落地应用,支持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进一步提升二三维一体的可视化能力,攻克三维展现的性能瓶颈,实现精细化道路管控、大规模倾斜摄影等应用。数据、算法、可视化同时发力,打通面向智慧城市、V2X等业务领域的全流程技术能力。在提升产品功能的同时,夯实位置大数据平台产品质量,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及易用性,积极拥抱自主创新技术,适配如鲲鹏、飞腾等国有技术,通过华为TaiShan和华为鲲鹏云认证。
车联网业务,公司深入提升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产品与服务能力,推进与重点客户合作,并负责其产品管理与研发工作。通过持续优化的算法和AI系统,完成交通路况预测场景品质10%的提升;在交通事件服务领域,公司积极开拓政府官方机构,以及车辆、数据运营、第三方服务企业合作,城际与市内数据数量大幅提升;在新型服务领域,结合车厂客户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语音交通、道路天气、红绿灯产品、道路安全指数、移动信号热力服务等创新服务。参股公司四维智联完成数据中台能力升级优化,打造针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增值服务,报告期内新增多个前装智能网联项目、轻车联网OEM项目,后装智能车机联合京东智联云发布“京鱼座抖8”产品。商用车联网业务,公司重点加强了商用车前装车联网领先优势,发挥前装车联网平台价值以实现收益,加速节能、安全和物流场景的应用落地。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增加硬件销售组合、收取前装车联网平台定制开发服务费、与车厂联合开展客户运营服务等模式增加了收入来源。
此外,疫情的冲击不光加速了行业技术的淘汰和转型升级,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018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336人第二期及52人预留部分第一期业绩解锁目标,成功为企业激励和保留了企业核心人才,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宝贵基石。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兼具 汽车 和互联网两大前沿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能力 公司在多年的与顶尖车厂、互联网高 科技 客户合作与共同开发中,一直秉承 汽车 行业严谨、高效、注重品质的理念与工作方式。它不仅使公司在车载前装领域持续多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面对互联网领域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也使公司能够抓住市场机遇,与滴滴、腾讯、华为、Here建立了良好的全面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并已通过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Force16949(国际 汽车 工作组)认证审核和AutomotiveSPICEMaturityLevel3( 汽车 行业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组织级成熟度三级)认证审核,是全球 汽车 GIS软件和数字地图行业中第一家同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和 汽车 行业权威认证资格的企业。面向更高等级的导航及定位服务需求,2019年公司成功增项大地测量甲级测绘资质;高精度地图生产体系通过AutomotiveSPICEMaturityLevel2级审核认证;2020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中交宇科获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增项。 2、围绕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合作伙伴构建的行业生态 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致力于面向整个 汽车 行业及 科技 型企业提供关键资源的支持和产品服务。 公司基于自身的行业地位及资源优势,围绕智能驾驶及位置大数据平台搭建了业务孵化体系,对自动驾驶相关的环境感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商业潜力的新兴业务进行资源扶持,协助新兴业务参与市场竞争。2020上半年,公司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浙江海康智联等企事业单位达成战略合作,为公司继续夯实行业地位,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和行业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3、长期耕耘专业领域所形成的行业人才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十余年导航电子地图、 汽车 和互联网领域技术研发经验的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专业技术团队,核心技术员工在 汽车 导航电子地图、测绘工程、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芯片、微电子、半导体、大数据、 汽车 电子等领域具有丰富专业经验。 公司自创立以来,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同时,与国际领先图商、车厂、系统商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导航电子地图生产和应用方面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的产品理念和技术经验,掌握了最先进的高端导航电子地图核心生产技术和专业知识,设计出能与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接轨的数据和产品规格。在底层技术积累和高新技术攻关等领域,公司与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 在海量数据(603138)管理、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实时交通信息的处理与发布、地图快速增量更新等前瞻性关键技术课题方面,公司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联合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加速推进科研成果商业化应用。在车联网及自动驾驶领域,公司通过对人才及产业资源的垂直深度整合和面向未来的培养和孵化,持续打造可面向未来的“数据+云+AI+芯片+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并在架构、算法、应用、操作系统、车载硬件、域控制器、云平台、仿真测试等领域进行持续优化和提升。在车身控制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公司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及技术积累,并面向工艺更加复杂的上下游领域进行拓展和布局。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496件,著作权1300件(含四维智联授权专利14件,软著103件)。 4、积极营造面向未来的创新理念和企业文化 公司聚焦创新(Innov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能力建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创新”包括服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包括产品研发能力整合、业务整合和资源整合。 公司以“创新、担当、坦诚、严谨”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为指引,完善面向未来有竞争力的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积极打造和谐进取的员工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 科技 和管理人才竞争形势,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薪酬改革、领导力提升等多种手段,做好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公司积极转变总部职能,强化支持服务理念,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和贴心细致的后勤保障服务,大幅提升员工满意度及归属感。 疫情期间,公司积极承担 社会 责任,以充分的企业地图、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优势,为全国重点城市的人流迁徙、车辆轨迹追溯、物资运输等一线抗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维地球影像图和天地图哪个
四维地球影像图。
四维地图是北京导航地图厂商四维图新研制的一种导航地图。四维地图的基础数据是国家测绘局的,路线很齐全,基本上乡村的一些小公路都有收集,但也有些县城数据不是很完整。近几年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如火如荼,据业内专家介绍,从2003年至今,全国共审批了北京四维图新、高德、瑞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共11家具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的导航地图企业。其中四维图新作为首家获得国家甲级测绘资质的地图厂商,已连续4年占据车载导航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
四维图新(002405) 数据闭环全面形成
四维图新与沃尔沃 汽车 签署高精地图框架采购协议,并将为其未来三年内在国内销售的沃尔沃 汽车 的相关车型提供高精地图产品。在自动驾驶时代,“地图”一词已经失去了其传统路线图的含义。未来的“地图”实际上指的是非常精确且不断更新的自动驾驶环境模型,亦是天然服务于自动驾驶的专用性地图,而基于其功能的实用性,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高精度地图将是高等级自动驾驶(L2+及以上)的“必选项”。
从“底图-实时-RTK”已构筑全方位优势
根据划分,高精度地图的三大核心环节可大致分为:底图采集、实时更新、RTK定位,而公司目前已具备了全方位优势,其中,底图:稀缺的测绘资质(测绘甲级资质)以及测绘“完成度”(覆盖32万公里路程)是难以被超越的根本;实时:公司已深度绑定众多车企/出行服务企业,而未来合作车辆将搭载车载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平台,并与其实现数据共享,这也使得公司在高精度地图业务上将具有“独特”的数据生态优势;RTK定位:RTK技术对于高精度地图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证了车体实际位置与地图位置的一致性,而其技术重要的支撑主要受制于地基站的多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六分 科技 正在组建超过2200个参考站,具备了极强的壁垒性。
商业闭环已然形成
根据此次公告的内容,意味着公司已实现了在沃尔沃国内车型下原有图商的全面替代,而此次订单的斩获,我们认为,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地图领域领先的产品力,同时也是其商业闭环全面形成的关键一步。我们认为,“车联网云服务平台+高精度地图”将不仅仅只是平台搭建,亦或是地图供应而已,其盈利模式更深层的变化来自于“数据管理服务”,即以“合规+地图+定位”的云SaaS化服务模式展开。根据测算,在悲观、中性和乐观的情况下, 汽车 数据安全业务至2025年对应的增量空间或将分别达到30.4亿元/年、60.7亿元/年、124.1亿元/年。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25.5/31.0/38.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3年PE分别为101/66倍。考虑到四维图新的业务版图,我们选择卫士通作为可比公司,目前四维图新2022/2023年的PE低于卫士通2022/2023年110/80倍的PE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具备 汽车 数据安全“国家队”的身份,对比卫士通而言公司所处的智能 汽车 市场在行业规模、进入门槛等领域壁垒更高。故维持“推荐”评级。
四维图新沈阳分公司怎样
好。
四维图新沈阳分公司企业文化不错四维图新测绘资质,公司加班不多四维图新测绘资质,氛围很好四维图新测绘资质,同事之前关系融洽,工作压力不大,环境很好,就业前景好,员工福利待遇好。
导航是四维图新四维图新测绘资质的传统核心业务,作为中国导航地图产业四维图新测绘资质的开拓者,2002年成立之初,公司便获得中国首批甲级测绘资质。
高精地图行业“诸侯混战”,初创公司出路在哪?
从四维图新在2001年第一家拿到测绘资质至今,国内有22家企业拿到四维图新测绘资质了高精地图测绘资质。这些获得资质四维图新测绘资质的企业里面,不只有传统图商,也有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如Momenta、宽凳、晶众等,最新入局四维图新测绘资质的还有华为、顺丰和京东物流等。这一赛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战,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和玩法。
在这一赛道里,有些巨头已经实现了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维图新四维图新测绘资质;有些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坚固的护城河。巨头们有人、有钱、有资源,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留给初创公司的机会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头环绕下,初创公司应该如何突围呢四维图新测绘资质?
传统图商、科技巨头各自占山为王
2011-2014年,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入电子导航地图市场。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图手机版,2013年收购图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购高德;仅1个月后,腾讯以11.7亿入股四维图新,并在同年收购科菱航睿。
在图商频繁被收购的2014年,伴随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出现的高精地图开始萌发,科技公司、传统图商纷纷入局高精地图,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和服务,扩大“朋友圈”。
高德是国内首家实现高精地图商业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图宣布以“成本价”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平均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图UGC体系及自动化数据生产模型,同时基于阿里生态的物流配送、车路协同、城市大脑等业务实现高精地图的数据更新。
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四维图新在2019年初与宝马中国签署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将为宝马L3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地图产品及服务,这是国内首个用于L3+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精地图量产订单,也意味着四维图新高精地图已经开始走向量产。四维图新自主研发了专业采集车,已掌握数据采集、制图、众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地图完整解决方案。同时,四维图新还自主研发了FastMap生产平台,应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推进地图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与数家车企签署高精地图的商业化定制项目,包括北汽、现代、长城、比亚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图自动化程度已超90%,算法识别率达98%以上。百度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备的高精地图产品制作、生产、发布以及更新流程。基于Apollo开放平台,百度拥有高精度地图软硬件设备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车辆和软件计算平台方面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据腾讯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积累了超百万公里的道路测试数据,超500万的各类标注样本数据,已经完成了全国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图数据生产。相比于阿里高德,腾讯自有完整的自动驾驶方案,这使得其高精地图可实时快速地在腾讯自动驾驶汽车及仿真系统上及时检测高精度的精准性及误差问题。
图片来源:四维图新
初创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国内外一批高精地图初创公司涌现。
相对于巨头公司,初创公司面临着成本、资源短缺的压力,商业化速度也较慢。想要获得突破,需要扬长避短,抓住巨头无法切入的市场机会。
首先,不同于在导航地图深耕多年的传统图商,因每辆地图采集车高达数百万,成本较高,所以初创公司多采用众包模式,或和整车厂、出行服务商合作,类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路线,初创企业可建立自己的技术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图的采集方法上,为了节省成本,Wayz.ai、宽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纯视觉方案。相较于巨头公司的激光雷达方案,纯视觉方案以摄像头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虽然摄像头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达,但长期来看,利用众包的方案,与物流车队合作,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多次拍摄积累数据,整体精度的提升将可能会超过激光雷达。
另一方面,纯视觉方案的更新频率要比激光雷达方案的高。目前巨头公司的地图更新频率是全国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纯视觉方案的初创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钟级别的实时更新,甚至在未来可以达到分钟级别的更新频率。
“地图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一位高精地图创业者向盖世汽车表示。
虽然巨头们有钱有资源,但是在与车厂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巨头们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有自己的高精地图团队,但是这会让车厂们心生顾虑。
在更新地图时,车身上的数据很重要,会帮助高精地图实现升级。但是在与BAT合作时,车厂们并不是很愿意将数据分享出去,因为他们觉得“BAT是竞争对手。“
这也给了初创公司机会。车厂们往往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高精地图厂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资初创公司,掌握高精地图技术。例如上汽在在国内外分别投资了中海庭、晶众地图、Civil Maps、Deepmap等初创企业。
此外,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主机厂,都会面临商业化问题。传统图商做高精地图,其模式通常是与主机厂合作。但是初创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产自销。
以四维图新为例,其主要客户是汽车厂商。也就是说只有在汽车被出售的时候,公司才能卖出产品。近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低迷,需求端下降严重,也影响着其收益。
虽然四维图新已经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高精度地图订单,但该款车在2021年夏天才会上市,销量无法预估。智能技术时代与导航地图时代不同,涉及到生态系统安全,门槛更高,主机厂会更严苛。
但是在初创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仅是地图技术的提供方,同时也是地图的使用者。通过将自产的高精地图应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高精地图的信息精度重新定义;同时依据下游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完善高精地图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初创公司还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图数据快速更新计算的深度学习和车规级计算芯片、设备、ECU上发展。同时提供实现多功能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或许也是初创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
盖世小结: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到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会达到367万台的数量。高精地图的需求量也会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而陡增,预计2025年国内高精地图将近达到80亿元,2026年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突破100亿元。而目前通过测绘资质的只有22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巨头盘踞,但是也给初创公司留有空间,初创公司应该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合作,形成各自优势,加速推进自身业务的商业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由国家测绘局于1992年创建,是国内测绘行业及地理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1998年底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与国家测绘局脱钩后交由中央企业工委管理,成为中央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2003年底,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进行重组,成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4月,随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1年8月,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立,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业子公司。中国四维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备甲级测绘资质,在业内拥有较强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中国四维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航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卫星影像等业务。目前,中国四维下属公司为四家,分别是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及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四维以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发展为指引,倾力建设领先的、稳固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地理遥感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和导航定位监控三大基础业务平台,积极拓展功能实用、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综合应用服务业务,形成了市场主导、关联紧密、协同发展的“天地一体”业务体系。作为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军者,中国四维努力开拓市场、精心打造品牌、提供优质服务,致力于打造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航母企业、国际一流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 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美国DigitalGlobe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应用发展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QuickBird、WorldView-1和WorldView-2三颗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高分辨率卫星的独家分发权,公司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技术为主导,集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一体,依托中外股东的雄厚实力,提供卫星遥感数据、遥感信息增值服务、空间信息咨询服务、卫星遥感配套技术等一体化服务。
法定代表人:吴劲风
成立日期:1992-05-28
注册资本:65276.5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20809963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人员规模: 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5号院1号楼A座1201
经营范围:测绘仪器及设备、航空遥感、地图产品、地理信息产品及相关硬、软件及其他高新测绘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销售;测绘工程的承包、实施;汽车、小轿车、汽车零配件、建材、木材、新闻纸、凸版纸、电线、电缆的销售;承包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发射卫星方面的技术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评论已关闭!